新设「首席创意官」的宜家,向我们释放了什么信号?丨海外品牌观察
刀法研究所是专门聚焦新消费与新营销的赋能平台,我们洞察新消费品牌、总结营销方法论,成就中国好品牌。
-3月29日,宜家(IKEA)宣布了任命Linus Karlsson为首席创意官(CCO)的消息。作为宜家新成立的职位,CCO的职能涵盖创意设计、产品研发、营销与传播等多个环节,促使这个有着近80年历史的家居品牌加速追赶消费新趋势。
-Linus Karlsson 自2012年来就一直为宜家提供项目咨询。此次他的任务主要是在宜家的产品和营销领域树立创新愿景,同时也作为与员工、合作伙伴共创更多价值的驱动力。
-通过这项任命,宜家希望能跟上快速发展的家居消费趋势,因为流行病重新设定了对大众该品类的期望值。此外,这次任命也释放出另一个信号:营销人员在企业管理层中有望找到新的立足点。
近年来,宜家在不断完善其营销领导层,有海外媒体认为,此次引入CCO负责监督品牌的几个关键职能,不仅是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的积极举措,也是其精简运营、加码电商等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体现。
01
产品开发和创意营销将进一步融合
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,随着产品开发和营销在零售业中的进一步融合,家居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正被不断缩短,情绪和精神方面的沟通的重要性提升,呼唤更多营销人参与到产品设计环节。而 Linus Karlsson 近期也向《华尔街日报》表示,他认为这一融合趋势将在未来更加明显。
而当下我们也正在经历一个艺术走进生活的时期,其中一个表现是,随着艺术家联名的流行,从服装、鞋子到家具,优衣库、IKEA 等平价品牌入局则让艺术家联名产品更加普及。在此背景下,会出现更多的创意产品,为平淡的家居生活增添趣味与美感。
今年3月宜家完整发布的「IKEA Art Event 2021」系列就是个生动的例子。该系列每年会围绕特定的主题带来限量家居艺术品,前三年为海报形式,2018和2019年分别以玻璃、地毯为载体。
今年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产品的类型完全放开,涵盖灯具、挂钟、墙上装置、花瓶和毯子,并以以「模糊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界限」为主题,携手5组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和设计师,打造「能够捕捉灵感的家居用品」。
此外,宜家还表示2021年将在特定目的驱动的营销方面发力,如关注和解决更多社会问题。3月初,宜家为Instagram Stories创建了一个数字卡牌游戏,呼吁大众关注家务劳动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,这一现象一度因疫情而显著加剧。
在以往的艺术合作中,宜家对社会、环境等问题的关怀也未曾缺席。如在宜家与丹麦艺术家 Olafur Eliasso 联袂发起的公益项目「小太阳/Little Sun」中,Olafur 用惊艳的笔触描摹了一个「人造太阳」世界,希望为10亿仍然生活在无电环境中的地球居民,带去简单、干净的太阳能光芒。
02
数字化转型加速,全渠道战略初显
从战略层面来看, 此次CCO的任命也反映出宜家将进一步加速创意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。
比如,作为全球销量最大刊物之一的宜家《家居指南》在今年首次改为线上售卖,增加了3D展间、直播、种草等板块,迎合现在的家居消费主力——千禧一代的消费决策偏好。这一年,宜家才终于「革」掉了自己已经发布了七十年的纸质刊物,拥抱数字化。
而其蛰伏10年之久的电商战略规划,也将在2021高歌猛进,大举扩张。
从2010年提出起,宜家的电商战略似乎就保持一个「保守」的姿态;2013年,当彼端的居然之家、红星美凯龙们纷纷开发线上渠道,宜家方依旧波平浪静;直到2017年后,中国电商产业逐步进入下半场,甚至走到新零售当道的当下,宜家才缓缓转过身来,接连开天猫店、上线APP和小程序。
根据宜家最新年报,2020财年其电商销售同比增长45%,已达零售总额的15%,其中中国市场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%,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准,且大部分来自其APP、网站等自有渠道。继2020年投出历史年度最大投资额100亿之后,宜家中国「坚守自主流量、进军全渠道」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大。
宜家如今已到了转型的关键节点,作为一个大体量的品牌,其数字化将不仅瞄准线上销售渠道的开发,更在于一个全渠道多触点建立的过程。因为除了产品与营销在进一步融合,线上线下的边界也在逐渐模糊,全渠道的战略转型,牵动着其后整个供应链和仓配物流体系的优化。
03
「给艺术和家一个全新视野」
最后,刀法研究所整理了本次「IKEA Art Event 2021」系列中这5组分别来自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瑞典以及荷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,探讨了家居产品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关系,enjoy:
Daniel Arsham:坠落的钟
来自美国的 Daniel Arsham 应该是本次 IKEA Art Event 最具知名度的艺术家之一,擅长用水晶、钢铁等硬材料打造具有柔性视觉效果的艺术品,曾受邀与DIOR、Rimowa、A-Cold Wall*等知名品牌合作,是艺术家中市场的宠儿。
此次作品中,「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」在 Daniel 这里成为生动的具象,静止的时钟衬托出时间的流淌与质感;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墙壁固体形态的认知,使墙面变得具有延展性,更加生动起来。
这次的大片将产品放入了房子的微缩模型中进行拍摄
Sabine Marcelis:破裂的灯
右边是 Marcelis 在 2015 年创作的 DAWN
作为本次合作系列中唯一的女性,来自鹿特丹的新西兰设计师 Sabine Marcelis 用柔美的光晕赋予简单设计以独特的美感。她从意大利艺术家Lucio Fontana的划痕画中汲取灵感,设计了两款LED墙面灯饰,如日、似月,蕴含着梦幻和治愈的力量。
在这次作品中,她利用树脂和玻璃让壁灯重现水面质感,让彩色的光向四周自由倾泻,可以改变任何空间中的氛围。而树脂、玻璃、大理石是她作品中最常用的材料。
Stefan Marx:生活中的表白
德国艺术家Stefan Marx 凭借天真浪漫的画风,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忠实粉丝。这位来自德国小镇的大男孩以「潦草画风」为人熟知,青少年时期深受滑板文化和街头文化的影响,以幽默的笔触捕捉和刻画自己周围的平凡世界。
他此次选择的载体是花瓶和毛毯,他认为花瓶像一张360度的画布,可以布满细碎的情绪;而毯子可以让私密的话语围绕着你。Marx认为这些都是你每天都会欣赏的物品,它们组合在一起能够对你的情绪产生影响,却也不妨碍它们原本的功能。
Humans since 1982:无人机标本
德国与瑞典双人组合Humans since 1982则更着重探索艺术在功能性之外的意涵,他们擅用颇具 「黑色幽默」 的形式将科技产品从原有的使用情景中分离出来。对它们而言,科技不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,也可以被赋予更多诗意的功能。
在此次 IKEA Art Event 中,他们打造了两款墙上装饰,设计的灵感来自蝴蝶标本陈列柜,但把蝴蝶换成了无人机,隐含着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考。也许就像创始人想传达的一样:「设计时太过于执着功能性,反而会让设计与艺术产生界限,我们想做的是触动人们情绪。」
Gelchop:挡扳手变成灯
曾与Sacai、BEAMS合作过的日本3D设计团队Gelchop此次带来的作品很能体现他们一贯的风格:在常用的物品中融入巧思,充分发挥想象力、创造力和转化力。
Alley Key(内六角扳手)是宜家产品中最常见的工具之一,在Gelchop看来,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所以他们决定将光聚集在这六角扳手之上,改变其原本用途,打造成手电筒和灯具,让它能够自由发光。它不再是一个只能帮你拧上螺丝的工具,而有了自身的艺术价值。
不论是在产品端引入创意营销人才,还是在全渠道布局中加快数字化,八十岁的宜家,似乎正转变着一向稳扎稳打的风格,大步迈进新消费时代。
编译 | 孜瑶
---
刀法研究所招募「商业记者」、「视频文案」,感兴趣的朋友请附上个人简历与作品发布到mammon.jiang@herdao.com
想要获取「宜家」完整版本报告
可扫码添加刀姐助理「Bella」
获取领取方式
👇关注「刀法研究所」并设置星标👇
👆第一时间GET最新行业资讯👆
更多新消费内容
刀法会员
如果你也同为新营销人,想学习新营销玩法,欢迎扫下方二维码成为刀法会员,加入刀法俱乐部。
联系我们/
刀姐助理:daofa-666
转载联系:digipont001
商务联系:DigipontBD
如果喜欢,让我知道你在看吧